在一個週末下午初訪珍珠,庭院裡展售著小農們用心耕作的收成物,木廊下紫、紅、黃、綠各色蔬果裝盛在木箱中,踩在院內以不規則形石板鋪設成的地面上,偶見附近鄰居們也來逛這個小型市集,是因為位在碧湖畔嗎?還沒入屋就感覺這裡洋溢著與市區餐廳很不同的悠然氛圍。
進屋後感覺有些驚喜,明明建築外觀上只是一般常見大樓,一推開木門,卻走入一處極有味道的老屋,幾扇木格老窗拉成視線端景,窗邊鋪設著榻榻米,矮桌爐上的陶壺正冒著絲絲蒸氣,窗外是有如日式庭園的雅致風光。主人之一的曹智偉說:「很喜歡京都,一直想去京都開間民宿,計畫還未實現,這間茶屋就先以京都老房子為原型做規劃。」空間設計師盧宇文(曹智偉北藝大美術系同班同學)則說:「曹智偉最想要的應該是直接把京都1920年代左右的老房子移植來台北吧。」然現實上當然不可能,廬宇文只好在許多細節上下功夫,盡力一圓曹智偉的京都夢。
茶屋空間主要分為和室區和西洋區,重現了日本大正昭和時期和洋融合的風格,做法上採新、舊並蓄,有些木窗、燈具和家具是老件,地板則以新木做舊,牆壁最為棘手,為了營造出老屋土牆富層次的視覺與觸感,最後逼得油漆師傅都放棄了,對師傅們而言要讓牆面平整很簡單,要讓牆面不平對他們卻是種折磨,最後只好廬宇文親自上工,才終於完成被形容為抹茶綠色的和室牆面。據說顏色尚不是曹智偉想像中更為沉靜的綠,但搭配著木桌與榻榻米,視覺效果已十分典雅,好看。
除了東京味空間之外,珍珠的茶與餐點也令老饕們相當期待,行政主廚請來之前食方餐廳的阿嬌姐,她曾提出「每種蔬菜都應該有它自己明顯的味道。」珍珠的餐飲當然也多採用天然食材、以呈現食材原味為主軸,但有了阿嬌姐多年烹調經驗的加持,在口感上又能吃到細膩美妙的層次。
珍珠是曹智偉與兩位友人們共同經營,她們一位是導演、一位是文字工作者,這裡可視為三人生活樣貌的展現。店內有一專門展示生活古物的區塊,多來自曹智偉個人收藏,5月中他才剛剛從日本親自帶了一箱器皿回來。主人們希望創造一個具生活感的美好空間,與前來用餐的客人們,分享他們喜歡的這種生活方式與風格。
珍珠茶屋 京都老屋的慢生活況味
【文字/陳羿緻;攝影/徐欽敏】(來源:Shopping_Design)